20.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■★◆。不断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机制,动态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■◆★。完善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和应急联动长效机制,加快消除重污染天气。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,建设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理系统。加强重点行业绩效分级企业运输车辆★◆■、作业机械管控。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清单并动态更新◆★。
9.加快提升机动车清洁化水平。推动公共领域车辆、重点行业企业车辆新能源化。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烧技术的燃气货车。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达到100%■■◆■★。强化新生产货车监督抽查,实现系族全覆盖;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■◆■■,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检查。
21.着力提升监测监控能力■★◆★■★。完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,加强街镇监测点位建设及数据联网共享★◆■★■。提升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◆◆★◆◆■,完善“天地空”一体化监测体系。建设重型柴油车、非道路移动机械远程在线监控平台及重点企业门禁系统。
2.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■◆◆◆★◆。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关要求■◆★■◆★,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。对照国家要求,对球团竖炉等限制类装备实施装备退出或替代为非限制类工艺。全面梳理全市涉及废气排放的企业落后产能◆★■,组织相关区有序调整优化。
各区要结合实际,制定实施本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措施。市生态环境局要加强统筹协调◆■★★■★、科学调度,确保按时完成各项重点任务★◆。定期开展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,全力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,全方位宣传大气污染防治进展和成效,广泛宣传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,普及大气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和知识,推动形成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★◆★■◆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◆◆,共同改善空气质量。
23.加强决策科技支撑。扎实推进PM2.5和臭氧协同防控★◆■◆■■,构建复合污染成因机理研究◆★◆、监测预报、精准溯源、深度治理◆★◆★◆、智慧监管、科学评估的全过程科技支撑体系。开展PM2.5精细化来源解析■★。分类型研究工业炉窑末端治理路径★■◆,研发多污染物系统治理、低温脱硝、氨逃逸精准调控等技术和装备。
到2025年◆★◆■,全市PM2.5浓度控制在37微克/立方米以内■■★,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◆■★.6%◆★◆,全市及各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%以内;NOx和VOCs排放总量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12%以上★◆■◆■。
19.完善区域联动机制◆■◆。全面强化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,加快推进三地信息共享、标准同步。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,共同排查、打击交界区域环境违法行为■★◆。
15.推进重点行业和区域环保绩效■◆“创A”行动◆■★■。开展火电、垃圾焚烧、平板玻璃◆■、钢铁等重点行业环保绩效“创A”行动★★,推动石化■◆、涂料、化学制药行业组织编制“创A”升级改造方案■■■★。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天津港保税区、国家及市级工业园区为重点区域,启动实施重点企业提升改造。到2025年,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■★■◆◆、天津港保税区A级企业达到30%、B级及引领性企业达到50%,其他重点工业园区A、B级及引领性企业明显提升。
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★★★■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■◆,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★■★◆,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■■★,以降低细颗粒物(PM2★◆★.5)浓度为主线,坚持综合施策、协同治理、源头防控★■★■◆,推动产业、能源、交通绿色低碳转型,强化氮氧化物(NOx)和挥发性有机物(VOCs)等重点污染物减排◆◆,持续改善空气质量■★,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,加快建设美丽天津。
10.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。加快推进铁路货场、物流园区、港口、机场、工矿企业内部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更新改造。大力推动老旧铁路机车淘汰,积极开展新能源铁路装备推广应用★◆。推动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,提高岸电使用率。机场桥电使用率达到95%以上■◆■◆★。到2025年,基本淘汰第一阶段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。
12.深化扬尘污染综合治理★◆。持续开展道路“以克论净”工作,组织开展道路科学扫保落实情况检查,到2025年达标率不低于78%。严格落实◆★■★“六个百分百★★■★★”等施工扬尘防治标准,完善信息化监管手段◆★◆。加快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,到2025年,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%。
7.深入开展锅炉炉窑综合整治。有序淘汰全市未采用专用炉具的,以及2蒸吨/小时及以下且不具备改造能力的生物质锅炉,推动4蒸吨/小时及以上生物质锅炉安装在线监测设施。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,不再新增煤气发生炉■■■,新改扩建加热炉、热处理炉、干燥炉、熔化炉原则上采用清洁低碳能源★◆◆■。
4.优化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结构■■★★★■。持续加大工业涂装、包装印刷和电子等行业低(无)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★◆,持续推进地坪施工、室外构筑物防护和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使用低(无)VOCs含量涂料★◆■★◆■。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中,持续对涂料、油墨、胶黏剂和清洗剂等含VOCs产品进行抽测■■■■★★。
17.开展餐饮油烟、恶臭异味专项治理。各区组织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完成一轮油烟净化设施清洗。加强工业领域恶臭异味治理,持续督促指导工业园区、产业集群开展“一园一策■■◆◆◆■”和“一企一策”恶臭异味治理,到2025年,恶臭异味投诉数量整体下降。
16.实施企业污染深度治理。持续开展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。强化治污设施运行维护■◆,减少非正常工况排放。持续推进全市废气排放旁路情况排查,定期更新旁路清单,重点涉气企业逐步取消烟气和含VOCs废气旁路■◆■,因安全生产需要无法取消的,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及备用处置设施★■◆■★■。
5.大幅提升清洁低碳能源供应量■★★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★★,持续提升新能源占比,到2025年■★★★,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11◆◆■.7%,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市用电量比重达到10%以上。持续加强电网建设★◆■★◆◆,推动构建本市★◆“三通道两落点”特高压受电格局。持续扩大外电入津规模,稳步提升净外受电比例。
经市人民政府同意★◆◆★,现将《天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照此执行★◆■◆■。
1.坚决遏制高耗能、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。新改扩建煤电、钢铁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、煤化工等高耗能、高排放(以下简称“两高”)项目★■◆■,严格落实国家及本市产业规划、产业政策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、规划环评、项目环评◆◆■■◆★、节能审查★◆★◆■、产能置换◆◆◆★■★、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◆◆◆■■◆、煤炭消费减量替代、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、碳排放达峰目标等相关要求,采用清洁运输方式◆★★◆■■。建设项目要按照区域污染物削减要求■■◆★★■,实施等量或减量替代。适时引导长流程炼钢向短流程炼钢转型■◆■■★★。
6.持续削减煤炭消费总量。严格控制钢铁、焦化等重点行业用煤总量。严控煤电机组煤耗,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,2024年全市煤炭消费较2020年实现下降,2025年底前完成国家下达的“十四五”时期减煤10%左右的任务目标。
22.提升执法监管科技水平。拓展非现场监管手段应用,提升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执法监测能力,加快配备便携式装备★★■■。加强重点领域监督执法,对参与弄虚作假的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机构、人员依法追究责任■◆◆■★。
8.持续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■■◆。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优先采用铁路、水路运输,短距离运输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★◆★■■。到2025年,铁路、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%和12%左右,天津港焦炭铁矿石等清洁运输(含新能源车)比例力争达到80%以上。
14.加强涉VOCs重点行业全流程管控。持续推进涉VOCs企业治理设施升级改造。实施储罐废气和装载工序废气综合治理★◆■★◆■,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。开展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回收系统专项检查★◆★■◆,对汽车罐车密封性能定期检测。
为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■◆★★,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,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■■★■,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◆★★,根据《国务院关于印发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〉的通知》(国发〔2023〕24号)精神★■◆,结合本市实际■■★◆◆,制定本方案。
13.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★★◆◆。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肥料化■◆◆★、饲料化、燃料化、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。巩固全市基本实现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成果,到2025年★■■◆★◆,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8%■■◆★★★。实施秸秆禁烧专项行动,加大巡查力度■◆■■◆★,严控露天焚烧◆■★◆。
18.稳步推进大气氨排放控制■★◆■。开展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控制试点工作。到2025年,完成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5%的目标。强化氮肥、纯碱等行业大气氨排放治理,建立重点工业源大气氨排放及氨逃逸清单★★,有序推进燃煤电厂、钢铁、垃圾焚烧等行业氨逃逸防控■■◆★。
3.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化改造。对62个涉气传统产业集群开展再排查,指导相关区★◆◆■■“一群一策★■”制定产业提升改造方案★★◆,全面实施治理提升。持续完善企业工况用电监控体系■◆■■◆★,实现涉气企业连续监测系统或工况用电监控系统全覆盖。推动涉钢产业集群实施综合提升改造,环保绩效未达到A级或引领性的企业,实施秋冬季差异化错峰调控。
11.全面保障成品油质量★■。加强油品进口★◆■◆★■、生产、仓储★★■、销售★■◆、运输、使用全环节监管,开展自建油罐◆■、流动加油车(船)和黑加油站点整治工作★■◆◆★,坚决打击将非标油品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等行为★◆◆■■★。提升货车、非道路移动机械、船舶油箱中柴油抽测频次,对发现的线索进行溯源,严厉追究相关生产、销售、运输者主体责任。